广州市越秀区科协推出 “公园里的四季”生态科普行动
为深入实施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》,融入“百千万工程”战略布局,广州市越秀区科协联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普基地、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推出广州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——“公园里的四季”生态科普行动。本项目首期“鸟类主题课程”已于2025年3月启动实施,以越秀老城区公园为载体,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促进城区融合,提升全民科学素质,以科普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该项目依托越秀区33.8平方公里范围内23座城市公园资源,契合广州市最新空间规划的越秀“一核一廓·多点”布局要求,通过进一步激活“白云山—麓湖—珠江”生态轴线,推动越秀公园、黄花岗公园等历史名园向“科普教育基地”转型,为建设“文化传承创新核心区”注入生态科普动能;通过课程开发以及自然笔记竞赛等科普活动,将散落的公园资源串联成网,构建“科普+生态+教育”三位一体的科普教育体系,让生态价值转化为新质生产价值,进一步激发“老城市新活力”。
该项目由专业的教学团队授课,针对3—6年级的孩子们,设计了5大主题、18节核心课程。主题核心内容包括公园“鸟”友记、蘑菇王国漫游记、自然精灵的家、夏虫小侦探、水保小卫士,课程成果呈现多种多样,如鸟类邻居台历、蘑菇生长日志、生态连接体模型等。
自然科学笔记实践课从鸟类栖息地到两栖动物迁徙路线,从植物物候到蘑菇生长周期,孩子们将用画笔和文字完成《生物多样性观测手账》。
空间规划实践课特别设置“生境设计”“微生态连接体”等模块,引导孩子们用科学思维参与城市生态空间优化,让“一核一廊多点”规划从图纸走进现实。同时,还有6节自然科学笔记实践课程,让孩子们用文字和画笔记录下自然的美好瞬间,培养科学记录的习惯,启蒙爱观察勤思考的科学精神。
参与本项目有助于提升个人成长,培养观察力、科学思维与生态责任感,收获《自然探索证书》与竞赛荣誉。促进家庭共学,亲子协作完成生态项目,促进亲子感情,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,共享“城市即课堂”的新型学习体验。实现城市共建,孩子将成为“越秀生态小管家”,其作品可能被纳入公园生态改造方案,为城市更新贡献童智。
下一步,越秀区科协将持续深化项目内涵,重点推进主题课程落地,探索构建“科普+生态+教育”三位一体的科普教育体系,为全市基层科普工作提供越秀经验。
用户登录